“记不住冲量定理!那就冲个凉吧”——292万;“漏勺挖面粉为什么不漏?真香!”——340万;“在镜子面前演示宇称不守恒”——885万……她的科普短视频播放量,从前十名到前百名,频频进入全站排行榜。这就是b站2022年度百大up主——同济大学物理教授、“不刷题的吴姥姥”吴於人。
19日,这位姥姥级网红穿着她网络视频里一样的马甲走出屏幕,现身华东理工大学陇上书店,与海归学者、科幻作家等线下分享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话题。“所有实验结果都和理论符合,不幸的事情。不符合才能有新发现。” 吴於人教授特别援引了诺奖得主、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日前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报告的新观点。她表示,丁肇中教授并不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,而在宇宙中执着探寻暗物质奥秘。
【资料图】
徐瑞哲 摄
实际教学中,吴於人坚持科普近20年,退休之后触电上网“转型升级”,对青少年的带教方法正是靠自主实验、不死记硬背。比如讲授著名的欧姆定律时,吴於人告诉孩子们当时这位德国物理学家既没有电流表,也没有电压表,却揭示出电阻与电流、电压的正反比关系。于是,她也在“无表”情况下,让学生们自己动手,从导线到磁针,利用手头材料,发现并总结三者关系。最终,通过分组讨论甚至辩论,师生评出设计实验反推定律的最佳“小欧姆”。
“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,但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式的人。从好奇、乐趣、兴趣到志趣,从玩耍、学习、研究到创新,逐步实现进阶。”在青少年科学教育及科普出版研讨中,吴於人与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会员们交流认为,“培养未来大批科学家式的人是我们的职责!”
科学家为全人类工作,但还是有国界的。作为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、“85后”博士生导师,《画懂科学·118化学元素》第一作者戴升用这部科普读物改编了经典的化学元素周期表。他们参考初高中教科书,筛选出与中国学生学情相匹配的知识点,增设了“元素与中国”特色板块,着重讲解化学元素与各种中国元素的关联。
比如在图解式的元素周期表中,“镉(cd)”这种金属元素往往与调色板关联,因为含镉的黄色油画颜料让凡·高画出了名画《向日葵》;而在他的周期表图示中,出现“信口雌黄”这一成语:原来,含有砷(as)元素的“雌黄”是古代的“修正液”,被古人用来涂改纸面上的错别字。
“中国青花瓷中的蓝色,其实因为含有钴(co)元素。” 论传统的衣食住行,戴升告诉读者,卤水点豆腐靠的是氯化镁,自热小火锅用的是氧化钙。而当今新时代,周期表上的118种元素用途也“与时俱进”——比如钛元素(ti)在c919大飞机、“嫦娥”探月航天器、“奋斗者”载人深潜器上都可以找到;而钐元素(sm)就出现在“长征”系列运载火箭导航系统中的钐钴磁铁中。
“做好科普,要科学立人、以文化人,实现科学知识与精神文化的融合,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中国故事。” 戴升这样表示。目前,以上市9个月加印5次的《118化学元素》为代表,华理社科普出版方向坚持科普图书原创性和本土化,出版数理化生等中小学学科入门兴趣类科普图书,并结合上海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,出版特色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相关的主题图书。
徐瑞哲 摄
事实上,科幻中也有科普。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得主、少儿科幻作家、少儿图书编辑潘亮,创作了《太空少年肖小笑》等一系列少儿科幻小说。关于木星4颗大卫星“木卫一”到“木卫四”,通常认为是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首次发现的;而也有观点认为,早在两千年前,战国时代的中国人甘德就用肉眼发现了木卫三。“这可能吗?” 潘亮表示,通过青少年野外夏令营“夜观天象”证明,在最佳的天气条件和夜空背景下,孩子们凭借好眼力也可以目击木卫三。他的科幻作品同样注重中国元素,可将木卫三作为“木星基地”。
本文作者:徐瑞哲
题图来源:徐瑞哲 摄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