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资讯

【书摘】《咖啡文录》

2023-07-28 23:11:12 来源:哔哩哔哩

(个人学习向的摘录,侵删)

P67《咖啡》 作者:界楼 |原载于《民国日报》1946年


(资料图片)

与其说是“喝咖啡”,毋宁说是“坐咖啡"”,因为上咖啡馆的魅力不一定在咖 啡的本身,而在乎坐咖啡者的生活习惯。他们在某一个规定的时间,置身于某一 种的环境里,眼所看见的是某一些人和物,耳所听见的是某一些声音,鼻子所嗅到 的是某一种气味(这假定就是咖啡), 舌头尝到的是某一一种味道。  日日如是,差 不多几天功夫,就成为了生活习惯,也就有了他们所谓“情调”的感觉。

实在不仅以咖啡为然,咖啡习惯还不过是近年新兴的,而且或者不过是暂时 的而已。在我国,比这历史悠久得多,而且普遍而且根深蒂固的,当以茶馆习惯 为最。固然有一部分人以茶馆为业务上接洽的地点,  术语叫做"茶会",但是无所 谓而为的上茶馆者究竟也占了很大的一.部分,他们岂真有所好于所饮的茶的味道 或所吃的点心哉?不过上茶馆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上的习惯,不去即觉得浑身不自在 而已。

有人极为支持我国人坐茶馆的习惯,不过如果终日过着“皮包水”的生活, 那是应该反对的。因为他们太闲荡了,闲居终日,无所用心,确是有害而无利的。 可是人民的生活状态,完全不是社会环境的产物。假如社会生活的环境使他们不  能有许多闲,那他们何从去整天的坐在茶馆里?而且,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,每隔  若干时日,或每日抽出一时三刻的闲工夫,坐在茶馆里神经松弛一下.亦未曾不是 养生之一助。

P79《上海人“吃咖啡”》 作者:海蒂 |原载于《大众夜报》1947年

“吃咖啡”一词,上海人口中时常可以听到。“请你到CPC 吃咖啡”,大约与  “请你到羽春吃茶”同义。然而“吃咖啡”此词,在修辞学上上大有毛病,“咖啡” 可喝不可吃,而上海人是吃喝不分的,换诸“吃喜酒”即可证明。大概只有北平  人才斤斤于“喝”之不同于“吃”罢。此其一。

其次,“咖啡”一词,本身也有毛病。这是舶来品,原文 Coffee 音译理应为“哮 啡"才对,可是堂堂国际饭店的菜单上,“哮啡"亦为“咖啡"货真价实的“哮啡" 倒是在路边摊上照牌可以看到。“哮啡”误为“咖啡”,尚情有可原;而一误再误, 称之为“咖啡茶”者,重床叠架莫此为甚。君如不信,可以到各电影院去看幻灯片广告,赫然有“鹅牌咖啡茶”五个大字。

至于把喝哮啡的去处,称为“咖啡馆”,尚无大碍。盖此处指咖啡馆,应巧合为Cafe, 而不是 Coffee Shop之直译了。

P99《香醇的咖啡》作者:张竞生 |原载于《浮生漫谈》1956年

法国文豪巴尔扎克,在写作时一夜饮到八九十杯,打破古今中外饮咖啡者的纪录。它确实能够帮助劳动界的奋力,与文人的心思。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,阴惨惨的气氛中, 一杯人肚,即时就觉五脏回春,别有一种愉快的感觉。 一杯饮后,就生-回的心思,再饮一杯,又多生出一样的心思,这样饮到极多杯,就愈能生出复什的心思来了。当巴尔扎克执笔构文时.他当然具有个人的才能,但借助这几十杯的咖啡,愈更能掘发他暗藏的才思,这是无可怀疑的。但这也不是说, 一个平常人如多饮咖啡,就能生出好心思来。而且有时因太刺激了而反生出心脏病呵!

P107《在旧上海喝咖啡》作者:董乐山 |原载于《董乐山文集》

这两家算是上海最著名的咖啡馆了,里面都是火车座沙发。要了一杯咖啡,你可以泡上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,服务员绝不会给你脸色看。如要吃蛋糕,女服务员就会端上一个树型蛋糕盘,上下三层,每层放各式小蛋糕几块,你可任选,吃几块付账时就付几块的钱。吃蛋糕是用叉子在盘子上切着一小块-小块送到嘴里吃的,因此不会像现在的电视剧中那样用手抓起整块蛋糕塞到嘴里,以致嘴边尽是奶油,丑态百出,显得没有教养。(还有咖啡杯旁的小勺是用来搅拌糖和奶油的,绝不是用来一小勺一小勺喝咖啡的,搅毕放在杯旁的碟上,要喝,则要端起杯子喝。)

P202《无人招待之咖啡店》作者:詹纯舰 |原载于《工商通讯》1937年

这种咖啡店,发源于美国,逐渐推及欧洲。店内设有自动饮料橱(金属制)数个,彼此相连,设于店之一面,亦有分设左右二面者,内部各装啤酒、柠檬汁、矿泉水及葡萄酒等。各橱之表面,开有一如扑满之小缝,及装有一 自来水龙头,龙头下六七市寸处,装有一宽约五市寸之横板,与橱等长, 一面与其相连,其他三面,边缘稍高,上置玻璃杯,并与相当距离安有自来水管,管端高出板面约五六市寸,正如一垂线垂直于板面。管口有塞,塞上装有弹簧,如将弹簧压下,塞则自开,清水四射。板面开有圆孔,与去水管相连,射出之水,由此排出。

橱之前方设有固定不动之椅凳,以备顾客休坐。顾客欲饮何种饮料,可先取玻璃杯,将其倒置,即杯口向下,然后套于突出之自来水管上,用力将杯底下压,管塞即开,清水射于杯壁及杯底,将其内部洗涤洁净;然后转置于板上,正对龙 头之下,再以辅币一枚投于如扑满之缝内,机关受钱币之重力作用,则行开放, 饮料于是经龙头自动流出,装满一杯, 自动停止。如欲再饮,可再依上法为之。

P268《中国咖啡》作者:张余庆 |原载于《实业浅说》1925年

我国地大物博,出产富饶,如善用之,无在不能出人头地。区区饮料,何须仰给于人,兹本研究所得试述制造咖啡之代用品以备国人忝考法。用绿豆七成,上品茶叶三成,同炒焦黑,研成粉末,以代咖啡。味美有过之无不及,即提精神, 助消化之功用亦适与咖啡吻合。本草谓茶苦甘微寒,下气消食,去痰热、除烦渴、 清头目、醒昏睡、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,但平常饮不宜过多。

又绿豆甘寒十二经清热解毒,切草木金石砒毒皆治,具征绿豆为良好食品,虽 嫌性寒,然业炒焦,性又不同,苟能制造发售定获厚利,愿我国人,起而试之。

P323《咖啡杂谈》作者:漫郎 |原载于《海报》1944年

煮咖啡亦有法。得其法,浓香馥郁,味亦可口。不得其法,则香敛而味淡, 人口如苦水。昔老大华舞厅在北四川路时代,主人理维氏,煮咖啡称佳手,有口皆 碑,遐迩咸闻。实则煮咖啡并无秘传,皆火候关系。煮时不能使之煮沸,则香气 郁而不散,味不变。一沸再沸,则香失变味矣。近煮咖啡有特制之器,玻璃质,作葫芦状。上端置咖啡,下盛水,以酒精燃之,不三分钟,水沸上升,与咖啡末 相和,即灭火可饮。其法甚简,惟此器居家不备。余自煮同电炉与铜精镬子,俟 水沸,然后注咖啡其中,即已。味固犹是,特觉香气稍迟而已。

咖啡可以冷饮,夏日加冰。即称冰咖啡,为祛暑解渴之无上妙品。饮时又可加以乳酪,味尤鲜美。但两者皆失咖啡之原有风味。咖啡之美,美在热饮而微苦, 冷则逊,甜则薄,到口即咽, 一啜十杯, 了不知味矣。故余饮咖啡时,喜热而不 喜多加糖。咖啡之味,实与烟酒茶等,皆有其味外之味,舌虽能辨,而口笔不能 述也。饮咖啡而能不嫌味苦,庶几为咖啡之知味者。

关键词:


【书摘】《咖啡文录》

2023-07-28

资讯来源:哔哩哔哩

9个年薪$10万的在家工作 46岁以上人士更适用

2023-07-28

资讯来源:个人图书馆-利剑iCloud

教育